2024年12月19日,伟德国际1946bv官网现代日本研究中心第二十期博士班学术研讨会“亚太新变局下的中日关系”成功举办。来自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社会学系、历史学系等10个院系的15名博士生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
研讨会分成两组进行。第一组共8名博士生发言,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讲师王敏钊老师主持评议。政府管理学院武楷彪同学的报告《日本支撑循证决策的科技情报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深入分析了SciREX计划的基本情况、数据资源建设过程和支撑决策过程,认为政策目标导向和循证决策理念是数据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数据搜集能力和共享机制是其建设保障。政府管理学院武佳奇同学的报告《碳达峰背景下核安全公众沟通的多元协同行动研究——中日对比的视角》系统比较了中日两国在核安全公众沟通领域的差异,剖析了两国多元主体协同行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多元主体协作的对策建议。政府管理学院陈弱霄同学的报告《日本基层治理中的权力结构》以町内会为实证研究的锚点,深入描绘了日本基层自治的途径,剖析了日本基层治理中的“服务型/购买型”权力的形成原因。法学院钟政同学的报告《数字身份认证制度进路研究——基于日本法的比较》以我国即将颁布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日本的《关于办理行政手续以识别特定个人的番号利用法》,探讨了如何完善数字身份认证制度。中国语言文学系张国钰同学的报告《中国当代旧体诗词的读法——从日本学者木山英雄谈起》结合“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节目,探讨了木山英雄围绕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的研究对我们认识传统与现代之关系以及中日两国复杂纠葛的意义。哲学系张可佳同学的报告《荻生徂徕的中国观——断裂的中华与逆转的华夷》指出,徂徕明确区分了三代以前的中华和三代以后的中华,始终把三代以前的古中华视为价值的来源和最终目标,进而实现了对东亚传统“华夷体系”的逆转。外国语学院王鲁葳同学的报告《2010-2023年日本智库关于中日关系的话语建构分析》通过构建小型语料库、运用Fairclough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从文本语言特征、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分析了日本智库对中日关系的话语建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艾合丽曼同学的报告《粉丝文化与中日公共外交:以流行文化为媒介的跨国交流新动向》探讨了粉丝文化在中日公共外交中的独特价值,认为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正从官方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未来将在技术与平台的深度融合中开创新局面。
第二组共7名博士生发言,由董聪利老师主持评议。政府管理学院武佳璇同学的报告《中日生育激励政策比较研究:基于联合实验的民众生育意愿探究》比较了中日两国的生育激励政策,展示了如何通过联合实验的方法探讨哪些政策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生育意愿。法学院管云彪同学的报告《在线诉讼背景下诉讼爆炸的司法成本应因》认为,日本通过调节诉讼受理费缴纳政策来规制滥诉的做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有限,我国在调整诉讼费用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完善转移当事人之间私人司法成本的“合理费用”实体请求权制度。法学院杜佳欣同学的报告《日本学术不端处理机制的经验及其对我国学位立法的启示》介绍了国际社会、日本、中国对“学术不端”的界定,以“小保方晴子案”为例分析了日本如何处理关涉学位撤销问题的学术不端行为,指出了日本经验对我国完善学位立法的启示。经济学院黄文心同学的报告《经世致用的历史轨迹:中日学术传统的比较研究》探讨了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经世学派在“学以致用”的具体内涵、实践路径上的差异,认为中国的经世思潮延续了儒家“以民为本”理念,着力于实现社会内部的调和与稳定;日本的实学则具有“技术导向”意识,积极与外部世界接触,展现出对外部竞争的高度适应性。新闻与传播学院孔煜也同学的报告《火药气与人造丝——以纤维媒介为视角对20世纪早期中日技术流动的观察》介绍了媒介研究的物质性传统与元素转向,试图以纤维媒介为视角,通过回溯1909-1949年间人造丝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来思考纤维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中日之间的技术流动。社会学系张铂镭同学的报告《中西之别的秩序想象——以横滨中华街为例》讨论了国内外学界理解中西之别的三种不同方式,分析了华人华侨研究的视角问题,指出了运用人类学方法、从地方性认同视角研究横滨中华街的重要性。历史系林泓璇同学的报告《“三角博弈”:1920-30年代法日对南海诸岛的竞争与侵略》回顾了日本递进式抢占南海诸岛的历史进程,考察了日本的抢占行动对法国的南海诸岛政策之影响,分析了30年代日本、法国为争夺南沙群岛主权展开的正面交锋。
在闭幕式上,王敏钊和董聪利总结了两组的汇报与评议情况,肯定了与会同学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第一,既关注理论和方法层面的探讨,又能结合中国近年来的实践发展,还注意探讨重要历史个案的当代意义;第二,注意学术研究与实践调研紧密结合,不少同学开展了扎实的实地访谈和调研工作;第三,积极开展跨学科的探索,融合了情报信息学与公共政策、语言学与国际关系、传播学与外交学等多学科视角,善于运用文本分析、语料库等多种研究方法,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第四,善于将日本研究与各自专业特长相结合,通过精巧的案例选择实现“小而美”的研究,特别是在基层治理、文化传统等领域,通过具体案例折射出更广泛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本次研讨会展现了博士班同学们在中日关系研究领域的创新意识和扎实功底,为深入理解亚太新变局下的中日关系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学术视角。
按照往年惯例,此次研讨会的论文将集合发表,同时,优秀论文将被推选到2025年的“伟德国际1946bv官网•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博士生日本研究论坛”。
撰稿:艾合丽曼
审核:董聪利、王敏钊
照片:现代日本研究中心